profile

柔柔的动作

✅ 独家视频:我亲测有效的舞技提升动作(视频讲解+要点笔记)✅ 绝对真实:直拍训练现场,无剪辑特效,只看真正有用的干货 ✅ 邮件专享:仅限订阅者获取,永不公开发布

Featured Post

35+学舞从木头人"到优雅起舞,靠的不是苦练而是···

Hello 舞动的人, 我经常在自己的视频平台收到这样的留言:"老师,我35+/40+/50+了,身体很硬不协调,真的还能学会跳舞吗?"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困扰,今天的内容就是为你准备的。 从"反直播”到”可持续” 上周分享了为什么我不做直播的故事。还记得我提到的那句话吗? "如果都没好好活着,工作还有什么意义?"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学舞。 如果学舞让你焦虑、疲惫、自我怀疑, 那舞蹈带给你的美好都去哪儿了? 我的"反直播"选择,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成长:(在任何领域和专业) 不是追求表面的忙碌,而是追求真实的成长 不是为了赶进度而赶进度,而是享受每一个进步的瞬间 不是和别人比速度,而是找到自己的节奏 今天我想告诉你 这个"逆流而上”的选择对 30+想学舞的你意味着什么? 30+的你真正需要哪3个关键心态才能在学舞上稳步提升? 适合30+的学舞智慧|可持续发展是关键 我想让你明白一个道理: 在学舞这件事上,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立可持续发展的计划。 不是三分钟热度,也不是内耗内卷。 什么是真正适合30+的方式? ✅ 舞蹈内容适合自己的年龄 不要硬凹少女感,成熟女性有独特的魅力 ✅...

Hello 舞动的人,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,为什么要跟着别人的节奏学舞? 在这个什么都讲“速度”和“流量”的时代, 3年前我做了一个逆流而上的决定——坚决不直播。 现在回顾,这个选择不仅被证明是对的, 更让我领悟到一个重要真理。 而它,也能彻底改变你“舞技蜕变”的可能性。 这次的分享有点长,也有点深,所以我分成上下两篇: 今天(上篇):我为什么坚决不直播的真实故事 下周(下篇):这个选择为什么和你学舞有关,以及30+的你能在学舞上稳步提升的3个关键心态 准备好了吗?让我们开始这个“反内卷”的故事... 月入 20 万的诱惑 2年前,同行告诉我xx博主每天直播,月入20万人民币。 我表面上装作淡定:“嗯~” 但心里其实很动摇。 那时我正准备结婚、搬家,人生大事接踵而来,哪里都需要钱。说不心动是假的。 但我又忍不住问自己: 这样的生活,真的是我想要的吗? 每天高强度输出,自己还有成长和生活的空间吗? 那次让我榨干的直播 2023年底,小红书邀请我做官方直播。 那时我已经怀孕5周,身体其实很疲惫,但我还是决定试一试——也许直播真的像大家说的那么“香”?...

Hi 舞动的人, 又到了让身体变得更"聪明"的时候了! 这个月的【5分钟跟我练协调】,我们要解决一个很多人都有的困扰: 手脚总是"各自为政",无法和谐配合。 准备好用5分钟让身体重新"学会"配合了吗? 今天让我们来玩玩「搭配」! 这次,我们会用一个简单的手臂动作和一个脚步动作, 通过三种不同的组合方式,带你从最简单到稍有挑战, 一步步探索身体的无限可能! 练习内容: 一个手臂动作 一个脚步动作 三种组合方式(难度逐级提升) 怎么玩? 第一关:手脚同时做 第二关:先手后脚 第三关:三明治组合——脚+手+脚 准备好了吗? 点击视频让我带你直接开练↓ 练习要点: 🎯 先搞清楚每一关的规则,每次练习前先在脑子里过一遍 🎯 找准节奏,嘴里数拍子,让身体更容易跟上 🎯 多重复几遍,身体会越来越协调 练习建议: 每天都可以练,跟着视频,或者自己练都OK; 还可以加上喜欢的音乐, 直到你觉得动作变得流畅、和谐为止! 你练习时有什么新发现或者有趣的感受吗? 欢迎直接回复这封邮件和我分享,我会认真阅读每一条留言! 我们下周见, 柔柔 跟我学舞 如果你发现这些5分钟练习让你尝到了甜头,...

Hi 舞动的人! 教舞17年,我见过太多学员为了提升核心力量,咬牙做平板卷腹—— 结果腰酸脖子疼,肚子却依然软塌塌! 其实最大的挑战根本不是力量不足——而是90%的人根本感受不到核心在哪! 尤其是新手。 训练时如果不主动参与核心, ❌ 平板卷腹只是「代偿表演」——脖子腰背替核心打工 ❌ 做200个卷腹=练了200次错误发力模式 ✅ 而能主动唤醒核心的人: 20个精准卷腹>你200个无效挣扎,马甲线只是副产品! 对于跳舞的人来说, 核心力量真的太重要了!但是普遍核心动作的设计都是假设训练者已经知道如何参与核心,可以感受到核心的发力。 可是作为新手,能真正感受到核心才是最大的挑战!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👇🏻👇🏻 一个可以激活,并让你感受到核心的简单动作 并告诉你具体在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才能达到训练效果 点击观看讲解视频 👇 这个动作的妙处在于,通过骨盆的前后倾,你能清晰地感受到核心的收紧和放松——这就是你要记住的感觉! 纠正视频里一个点! 做的时候请把手掌支撑在膝盖上,以减缓腰部肌肉的使用 动作要点 【阶段1:尾骨内卷时】 ✓ 吐气,收紧肚脐周围和小腹 ✓ 想象肚脐往脊椎方向移动 ✓...

Hello 舞动的人! 80%的舞蹈初学者(甚至包括部分学舞2-3年的学员)都存在明显的体态问题,尤其以上半身——颈、肩、胸区域——最为突出。 ⚠️ 但令人惊讶的是,这竟是一个被主流舞蹈课长期忽视的"隐藏问题"! 多数课堂只聚焦编舞教学,却从未提醒学员关注体态基础。这就像期待刚学会爬的婴儿要全力奔跑,背离了科学训练的本质。 这个问题很关键,因为: 肩胸柔韧性不足会直接破坏体态 → 失去最佳发力的身体力线,动作永远做不到位 女性舞者若缺乏肩胸延展性 → 舞姿僵硬,丧失优雅感 要解决这个问题,必须通过 「柔韧性+力量」的双重训练 配合攻克。 今天我将分享 【2个改善柔韧性的关键训练】,这既是我早期舞蹈训练中每日必练的基本功; 也是我在自己专属私教课程内部持续传授给学员的精华练习。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👇🏻👇🏻👇🏻 ☑️ 这2个我亲测30年有效的练习究竟是什么 ☑️ 如何细节精准的训练,避开损伤雷区 练习1 动作要点: 手臂与肩膀同宽 拉伸部位集中到肩膀(腋下开合)和胸椎部位 上下的颤动,我常提醒学生注意, 很多人会着急求快,颤动幅度一开始就很大,这样容易拉伤。记住要从小幅度开始,...

Hello 舞动的人, 你知道吗?99%的舞者和健身爱好者都曾因为错误的训练方式而受伤。你是否也经历过这些问题? 明明认真上课,却总是带着疼痛离开教室。 明明付出了努力,却看不到理想的进步。 明明跟着教练做动作,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 昨天,我在健身工作室的经历,让我再次意识到: 无论健身还是舞蹈,错误的训练方式都会带来严重的伤害。 让我跟你分享一下我的真实经历: 一堂课后的意外受伤 昨天我参加了一堂45分钟的塑形课,原本想通过力量训练提升身体素质,结果却意外地导致了肩膀拉伤、颈部紧张。当时我们在做卷腹练习,手持3公斤哑铃增加难度,但教练却从未提及真正重要的细节: 如何用呼吸正确收缩核心? 如何启动盆底肌? 如何保持颈部中立,避免代偿? 结果?就算我是一个专业舞者,依旧在这样的节奏和重量下,以颈部肌肉代偿而告终。该练的没练,不想练的,结果还受伤了。我尚且如此,更何况普通学员? 我观察到的其他“红色警报”:膝盖受伤风险更让我担忧的是深蹲环节,教练要求大家: 脚跟抬起,膝盖完全弯曲超过90度 双手持两个3公斤哑铃,快速蹲起 但整个过程中,教练完全没有指导: 如何确保膝盖正确对齐?...

Hi 舞动的人! 你知道吗?我在舞蹈领域30,最有效的腰部拉伸竟然不是站着做的,而是躺着的! 今天我就分享一个懒懒躺着就能做的腰部拉伸。教舞17年,这是我最近在热身时摸索出的宝藏动作,效果好到我现在几乎每天都要做5-10分钟! 对于跳舞的人来说,腰部的灵活性直接影响动作幅度和核心力量的发挥。而这个方法最棒的是——完全不费力就能达到效果。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👇🏻👇🏻👇🏻 这个躺式螺旋拉伸的具体做法 它为什么能快速缓解腰部僵硬(原理简单到你会惊讶) 如何调整细节来达到最佳效果,避免常见错误 点击观看讲解视频 动作要点 No1. 放松是关键 尽量做到后背肌肉放松,让腿部带动 从小幅度开始,舒服最重要 No.2 感受螺旋力线 胯部下沉时:力从胯传到膝盖 胯部上提时:力从脚趾传回胯部 这个螺旋模式是缓解僵硬的核心 No.3 舒适调整 肩背不适?垫个毛巾或直接在床上做 保持自然呼吸,享受这个过程 练习建议 每天5-10分钟,特别是: 早起时腰背发紧时 久坐工作后腰酸不适时 舞蹈前的热身时 💡 邀请你尝试:...

Hi 舞动的人, 好久不见! 前段时间我终于回中国了一趟(6年没回国),现在已回到巴塞罗那,生活回到常态,继续整顿我的newsletter! 在此期间我重新思考了我的舞蹈周刊内容方向,接下来我会每周分享1个亲测有效的舞蹈动作,让你的进步肉眼可见!💃 今天的内容是我的【5分钟跟我练协调】,周刊里的一个协调系列! 每月一次,我会分享一个简单有效的协调练习。不用想太多,跟着做就对了。这个月,我们从最基础的"身体和谐感"开始。 准备好了吗? 点击视频直接开练↓ 练习要点: 🎯 寻找和谐——当身体各部位"对上话"的感觉 🎯 留意起止——每个动作从哪开始,到哪结束 🎯 感受配合——它们是同时动?轮流动?还是像波浪一样传递? 练习建议: 每日可练习 跟着视频做,或者理解后自己做也可以 可以加上音乐做 做到感受到和谐为止 请让我知道你的感受, 我们下周见, P.S. 如果你想系统提升舞蹈协调性,更高效快速的进步,欢迎加入👇🏻 【舞动之初-学徒班】将教学视频与1对1辅导紧密结合 加入我的订阅↓ https://dance.rourouye.com/newsletter 113 Cherry St...

hello 有趣的舞蹈人们,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真实的经历。 在我26、27岁的时候,我感受到了自己在跳舞上有了质的提升。那段时间我刚离开上海,去了美国纽约留学,攻读舞蹈硕士学位。研究生的舞蹈课程当然没有我在国内的本科舞蹈教育练得多、练得狠。按理来说,我的舞技应该倒退,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。 我在研究生的那两年却感觉发现了自己身体潜力的新大陆。如果不是高强度的肢体训练,那又是什么? 回忆小时候的历史课,各种事件的发生总是那么难记住,像是被风吹散的沙粒,怎么也抓不住;但如果让事发时的参与者来讲述,它们都不需要背诵,因为他们就是这个历史的一部分,像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,永远不会褪色。 前者是被动的学习,是别人告诉我们一个答案,而我们的大脑只是在试图记住那部分信息,像是被填满的容器,没有自己的温度。 而后者,是你带着情感的起伏去经历事件,当重大事件发生时,还有许多小事情同时发生,像是无数条溪流汇成江河。你知道这一切都促成了那件大事。 这就是区别。 复制式学习和自己主动探索的区别。...

test